hpj
一场甲流,让我重新认识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
02/26
旅行归来,甲流突袭
上个月,我和家人去广州短途旅行,原本计划用美食和风景治愈疲惫,却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甲流成了这段旅程的"后遗症"。妻子最先倒下——高烧、头痛、肌肉酸痛,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,但症状迅速恶化。两天后,女儿开始哭闹着喊"头疼",紧接着我也被卷入这场病毒的漩涡。
比新冠更凶猛的高烧战场
如果说感染新冠时像被钝器重击,这次甲流则像一把锋利的刀,精准地挑动每一根神经。体温计的数字在39.5°C到40°C间反复横跳,布洛芬的药效像漏水的堤坝,每次退烧后不出四小时,新一轮寒战又裹挟着滚烫席卷全身。最深刻的记忆是某个深夜,意识在高温中漂浮,能清晰感受到神经末梢如被电流反复穿刺,仿佛大脑在发出某种濒临极限的警报。
高烧褪去,并发症的二次围剿
当以为熬过最艰难的时刻时,身体却亮起了更多红灯。伴随二十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剧烈发作,咳嗽声像破旧的风箱在胸腔里拉扯;四肢皮肤突然布满猩红斑点,瘙痒与灼痛在深夜加倍袭来。镜子里的自己十天内消瘦十斤,眼眶凹陷的模样连亲妈视频时都愣了几秒。
康复期的顿悟与警示
如今站在康复的岸边回望,这场疾病给我上了沉重一课:
- 病毒从不仁慈:甲流绝非"大号流感",其破坏力可能远超预期,尤其对免疫力较弱人群
- 防护不能松懈:在机场、车站等人流密集处,N95口罩仍是护身符
- 警惕并发症:退烧≠痊愈,咳喘、皮疹等信号需及时就医
- 家庭防控网:一人感染后要立即隔离,避免病毒"家庭内循环"
写在康复之后
皮肤上的红斑尚未完全消退,偶尔夜咳仍会惊扰梦境,但这些痕迹恰似生命的勋章。这场病让我重新审视"健康"二字的分量——它不仅是免于疼痛的自由,更是守护所爱之人的铠甲。
窗外的木棉花正在盛开,正如我们的身体终将在寒冬后复苏。但请记住:春天的美好,需要我们用科学的防护去迎接。口罩里的每一次呼吸,都是对生命最温柔的捍卫。